近年来,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安全环保、化工等各个行业,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。确保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备状态良好、稳定运行对这些行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,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。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维护量大,其常见的不报、误报等问题往往困扰着仪器维护人员,因此定期对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校验就显得尤为重要。笔者作为一线验证者,认为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验证中应注意以下问题。
首先是验证环境条件。由于是电子仪器,其校验误差主要来自校验环境:
1.需要良好的通风。对于开放式可燃气体扩散逸出,如果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,很容易使某部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接近或达到爆炸下限浓度,导致验证结果不准确。
2.对被测元件无干扰。在校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过程中,应注意防止电磁干扰。电磁环境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影响主要有人体静电、电源等输入输出线上的窄脉冲群、空气中的电磁波干扰三大因素。
3.环境温度。在验证过程中,测试前后的温度变化会显着改变分子的活力,温度升高会增加风险。温度对可燃气体报警器本身没有直接影响,但当温度低于0℃时,标准气体的惯性增强,标准气体分子活性不够活跃。当温度较低时,仪表显示值会有较大误差。笔者认为0℃以下的温度不适合验证工作。
二是验证流量控制。在检定过程中,由于大部分可燃气体报警器都是催化可燃传感器,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。报警器能在一定流量范围内保持高灵敏度,过高或过低对灵敏度的影响较大。当流量小于测量要求时,传感器元件表面将达不到真实浓度。可燃气体燃烧后,不能及时补充新气体,不能继续燃烧,因此灵敏度很低。气体流量增加后,热效应相应增加,灵敏度逐渐增加。当气体流量继续增加时,过多的气流会增加元件的散热,但会降低灵敏度。当流量大于测量要求时,精度会下降。在设计通用仪器时,制造商已经通过反复试验选择了较好的气体流速。 JJG693-2011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》也提到可以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流量控制。然而,在实际验证中,可燃气体报警器的种类很多。很难保证我们能找到可靠的技术规格。从验证经验来看,笔者觉得流量控制是一个范围,只要不对探头施加压力,流量就太大了。正常检定中,大部分控制在500ml/min,个别报警需要350ml/min左右。当然,流量必须同时保持稳定和均匀,不能上下波动,否则容易造成校验值的波动。流量过大很容易损坏传感器。当气体流量很小时,必须使用旁通流量计来验证吸气报警,否则容易造成验证结果不准确。
三、校验时主控制器与现场探测器的指示不符。一般情况下,可燃气体报警器由主控制器和探测器连接成分线系统。探测器分布在多个出口。主控制器集中控制多个监控网点。每个检测器的气体浓度独立显示。当检测仪的气体浓度达到或过预设报警值时,主控制器发出报警,提醒值班人员采取安全措施,确保企业安全生产。笔者在现场检定时经常发现,主控制器和现场检测仪的示值相差很大,检定人员不知道如何判断仪器是否合格。笔者认为,发现探头时应调整主控制器的零位和量程电位器。输出应与气体浓度有关,若不合格应进行调整。主控制器可以单独显示现场的探测器,也就是可以单独调整。如果只调整探测器上的数值,而忽略主控制器上的数值,那么主控制器就没有用了,不会有任何监控作用。
第四个是校验用的校准盖。检定规程规定,扩散仪应有专门的检定盖。每个制造商都有自己的特殊校准盖。但是,在实际验证中,验证者会用自封袋和自制校准盖代替它。笔者认为,验证时尽量使用原厂。专用的更好,因为校准罩的内部空间和进气方式(底部进气和侧面进气)对仪器的响应时间和指示误差仍然有一定的影响。当然,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校准盖,在校准可燃气体报警器时,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,即严禁将校准盖做得过紧,没有溢流口产生正压力,会影响验证结果。也严禁过松,使外界空气进入,使标准气体的实际值过小,影响检定结果。